• 我要不要生第二胎 爸媽感性及理性的拔河


    女人婚後,周圍親友就會開始問什麼時候要生小孩,生了大寶後,接著就被問什麼時候要生第二胎?各大媽媽社團也不時都有這類問題「到底要不要生第二胎」?

    我相信會上網徵詢意見的媽媽們,內心都有許多掙扎,生養小孩要考量的事其實很多,不是簡單一兩句就可以帶過,畢竟孩子不會自己默默長大,那到底要考量哪些呢?

    該不該生第二胎的各種考量

    究竟要不要生二寶,常見到以下各種考量,我區分為感性及理性兩種:

    感性的考量

    「看著小孩一個人玩的背影,我覺得好孤單,甚至有點對不起他,想要生一個手足來陪伴他。」有時父母會有這樣的心情,但是孩子真的是這樣想的嗎?以下我也寫下常見的感性考量:

    手足是給孩子的禮物

    很多人都說,手足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!其實,我並不完全認同這種說法。

    手足是不是禮物,需要時間的考驗,也要看孩子們的互動及各自心裡的感受。

    「禮物」只是從大人觀點出發的給予,是大人認為孩子會需要且喜歡這份禮物。

    有一本書叫做「《手足風險:當我們慢慢變老,兄弟姐妹究竟是我的資產,還是負債?找回親情與現實的平衡點》就探討了現實社會裡的家庭倫理問題。

    只是傳統社會一直過度美化手足關係,避免探討利益衝突,甚至將為手足承擔、犧牲奉獻、退讓和道德綑綁,為了對父母孝順,以及所謂家和萬事興、家醜不得外揚,對外表現出幸福家族的假象,但其實和手足對簿公堂的案例卻屢見不鮮。

    而有些人會說:「獨生子女個性孤僻、自私。」可能也是以偏概全的說法。個性特質一部分是天生,但自私與否,卻跟後天教養的方式有關,「分享」、「同理」不一定要靠手足來練習,一切還是取決於父母如何教導。

    有一種孤單是爸媽覺得你孤單

    周圍有不少家庭生了雙寶或更多孩子,兄弟姊妹能一起玩很熱鬧,但年紀相近的手足互動,父母也必須時時處理他們之間的吵架衝突。

    而小肉包8歲以前常自己一個人玩得很開心,他可以用車子和玩偶們自己編造天馬行空、唱作俱佳的故事,並且演給父母看。上幼兒園後會有年齡相仿的同儕可互動,休假時父母也能帶孩子去找親友的孩子聚會。

    平常在家的時間,獨生子或獨生女會找爸媽陪玩,但隨著年齡漸長也更能喜歡獨處,專注於自己想投入的興趣。

    有時候看到一些媽媽說:「看著孩子一個人玩玩具的背影,他好孤單,頓時覺得心酸內疚,也許應該要生一個伴給他。」但,這是否只是媽媽個人的解讀,未必是真實呢?抑或是根據自己的成長背景,所產生的投射?

    當有天父母不在手足還可以討論事情

    另一個感性的考量就是有一天我們都會老去,當我們都離開人世,想到只有一個孩子,剩下他獨自面對這個世界,內心不禁感到淒涼。

    「如果有兄弟姊妹可以分享、能夠互相扶持,多溫暖啊!」等等!你真的能預測未來?你真的認為孩子們到老了還是很有交集?這件事是爸媽能主導的嗎?討論事情只能跟兄弟姐妹討論,而且確定能彼此體諒及支持?可能更多情況是,當孩子各自成家,互動關係也因為家族新成員的加入,變得更有難度且複雜。

    理性的考量

    其實,很多感性考量,會是我們預設立場也加入了很多想像。那理性上,到底該評估哪些呢?

    你和另一半都渴望再帶領一個生命成長嗎?

    這真的是第一要件,「愛孩子」跟「愛帶孩子」是兩回事喔!

    帶一個孩子成長,背後付出的時間、精神、金錢無法計算,父母要釐清自己對於理想家庭樣貌的期待,也要有至少10幾年生活型態要以孩子為主的認知。如果你的人生價值是把成就自我和培養廣泛興趣放在首位,那可能要再思考一下,適不適合再多生一個孩子。

    你也許無法完成年輕時想環遊世界的夢想,孩子大了,你擁有了自由時間,但你老了,你還是只能看電視上的極光,但你回顧那10幾、20幾年來的相片、影片,你是環遊了一個生命,每個過程都深深刻在心上。

    你和另一半身心健康、感情穩固、經濟無虞嗎?

    別相信小孩自己會帶財,一枝草一點露這樣的古早說法。如果小孩都會帶財,社會新聞就不會出現那麼多悲劇了。也別相信孩子生了,夫妻感情會變好,更有向心力,相反的,是夫妻雙方需要更多協調及努力。

    你和另一半身體狀況適合再生孩子嗎?雙方感情穩固嗎?經濟上,是否有所準備?檢閱家庭收支及保險的狀況,再生一個孩子,是否能維持你能接受的生活品質?在孩子需要養育的階段,經濟是否能支持?你和對方是否在養育第一個孩子時,就能互相體諒及支持?

    你和另一半能平衡工作和家庭嗎?

    當你忙不過來的時候,是否能找到可信任的後援人力支持?

    在小包出生後的頭幾年,我把電台的工作量減到最低,多數時候我就在家帶小肉包。

    但難免會有突如其來的忙碌,像是接到臨時工作案(記者會、婚禮等活動主持…等)、或者報名一些充電進修課程,這時外援就相當重要。

    因為阿包醫生要上班,不太可能讓他隨時拋下診間病人回到家裡照顧孩子,因此一開始我是依靠娘家幫忙,除了我固定去電台的時段,偶爾再請琦媽幫忙帶小包半天或一天,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去處理外務。直到小肉包8個多月大,因為活力越來越強,阿公阿嬤都很難負荷,最後還是請保母協助。

    對於雙薪家庭來說,後援人力更得預先做好準備,如果公婆或娘家可以幫忙帶孩子當然很好,但也有些長輩希望享受退休生活、沒有住附近或身體健康不允許,這樣就只能尋求保母、托嬰中心協助,這些除了要超前部署,是否能找到合適的托育幫手除了多觀察研究外也得碰運氣。

    你能放下養兒防老的思維嗎?

    傳統思維中認為養兒可以防老,過去我們上一代努力生養孩子維繫家庭、拿孝親費照顧雙親,人生似乎都是為了別人而活,生命的傳承及盡孝優先於自我實現。

    長輩常認為若不生孩子,自己老了以後怎辦?心裡期待著自己付出多年心血養大的孩子能懂得反哺,老後在身邊有子女圍繞照料。但在全球化的趨勢下,有越來越多家庭,孩子長大後是去國外工作,或者工作型態無法常常陪伴、照顧父母,空巢期是遲早必須面對的事。

    而我們這一代,似乎也漸漸能理解,孩子長大後一定有自己的人生,我們則必須提前為退休的老後生活做好準備,再也無法像農業社會般,每一代的生活緊密相依。我們生養孩子不僅是希望完整一個家,享受天倫之樂,也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能實現各自的人生目標。

    養兒目的不在於防老!若是將來孩子願意照顧父母當然很好,但我們千萬不能有「辛辛苦苦把你養大,所以你應該….」的想法。

    我和阿包醫生約定好,當我們年老時要互相陪伴,做對快樂的老夫妻,自給自足,盡量不造成子女負擔,如此一來家庭關係才能更和諧。

    結語

    現在的我們,也正過著雙寶爸媽的生活,在外人眼裡達成一個「好」字的圓滿。看著小肉包放學急著回家要找妹妹,而妹妹也期待哥哥帶著他看書、玩耍。

    我常覺得這一切是上天美好的安排,即使他們相差了將近8歲,哥哥卻很喜歡陪妹妹玩,妹妹也常覺得哥哥任何舉動都好有趣,常被逗得咯咯笑。而爸媽常努力彩衣娛嬰,小喵妹妹卻笑不出來。

    只有小孩懂得小孩的幽默。好吧!這是我和阿包醫生的心得。雖然,家庭開支更大了,像是兩個永遠無法關起來的水龍頭!且兩個不同階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引導,疲憊也是雙倍。但每當我看著他們的笑容,內心卻有種難以言喻的溫暖。

    「妹妹真的觀察很久,才選擇來我們家耶!」「你們本來都是小天使,在天上是好朋友喔!」我常跟小肉包這麼說。

    雖然我無法預測兄妹之間未來的關係發展,但我們可以從現在起,就努力去教導兄妹互相尊重,手足之間,沒有誰生來就要當一個退讓的角色,更不能理所當然覺得哥哥要發揮父母部分的功能來照顧妹妹!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都需要被爸媽疼愛,而長大後也要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
    其實不管生不生或生幾胎,都能創造出自己的幸福,最終也都能找到說服自己的方法!畢竟,人不會讓自己處於認知失諧的狀態太久。而且我們不時會說的「羨慕」他人,大多也只是說說,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羨慕,甚至我們更滿足於自己選擇的生活。

    回到要不要生第二胎,重點也許不是在要不要給孩子一個伴?或是把二寶當做送大寶的「禮物」,是衡量現況以及內心嚮往的生活型態,才做出決定。真正的答案,永遠不會在別人的嘴裡喔!


  • You might also like

    沒有留言:

    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