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當孩子會談條件,爸媽如何接招



    晚上10點多,孩子們都睡了,屬於媽媽自己的夜晚,我隨意滑著手機,無意間看到一則可愛的親子對話,「媽媽,我今天有幫忙倒垃圾,我是不是很乖?」正當對話的主人翁沉浸在孩子很乖巧的情境裡,忽然下一句「那我可以買最新型的樂高嗎?」

    蹦的一聲,一秒瞬間打回現實。看到這我也莞爾一笑,當孩子會談條件時,就表示爸媽又遇到下一個教養關卡了呢!


    孩子談條件的原因

    回想起帶養小包這麼多年,他第一次談條件的情況已經不太記得,只記得當他大約4~5歲時,語言發展成熟、可以順暢表達需求,也懂得較深層的思考,便會在遵守規矩、達到某些要求後,想尋求一些好處,進而提出條件交換。

    懂得談條件的原因很多,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爸媽曾用獎賞方式鼓勵孩子,也可能是去上學後,學校老師鼓勵孩子表現好,進而給予貼紙、點心等等,當孩子了解某些表現可以獲得獎賞或處罰,就會促使自己做出某些行為獲得獎賞。

    爸媽的應對方式

    還記得遇到小包談條件時,我沒有驚訝也沒有特別不悅的情緒,反倒覺得,孩子已經懂得思考自己的需求,同時也有在動腦,其實蠻聰明的喔!

    但感到聰明的同時,也會希望不要所有教養情況都建立在物質酬償上,一方面不希望孩子都是為了獎勵才做事,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給太多物質獎勵容易無感,孩子的胃口也會越來越大。

    建立教養原則

    因此建立教養原則便很重要,包括符合孩子年紀相對應的獎勵、給予物質條件的上限,簡單的獎勵可以非物質鼓勵為主、較艱難的目標可以適度給予小小的物質獎勵,有時孩子要的是爸媽的陪伴,不一定全然是物質,而非物質鼓勵與物質鼓勵的區分如下:

    非物質鼓勵:爸媽的親親抱抱、去動物園、到天文館、全家一起去郊外玩等

    物質鼓勵:買玩具、看卡通、買漫畫等

    在我們家大多時候是採用非物質鼓勵,希望可以誘發孩子內心主動成長的動機,同時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當完成某目標時,會獲得更多生活的便利性,例如:主動做家事可以讓家裡環境更乾淨,就能盡情地跟妹妹在家玩耍;吃飯沒有拖拖拉拉就有更多時間可以玩;提早上床睡覺隔天精神會比較好,心情也會變好。

    保羅‧塔夫曾在《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》一書(註1)以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者馬克‧賴普曾做的實驗舉例,實驗中請一群喜歡畫畫的學前兒童,下課前畫幾張圖,並且發給他們獎品—一條藍絲帶和一張證書。兩星期後,這些孩子對畫圖的興趣明顯減少了,而且空閒時間很少拿來畫畫。對這些過去很愛畫畫的四歲小孩來說,畫圖已經成了一份工作,是為了得到藍絲帶才值得去做的一件事。

    由此可知慣性的物質鼓勵可能會降低人們的主動行為,若是獎勵太過美好,人們便只會為了獎勵而達成某目標,若沒有鼓勵就不願意做白工,而這並不是爸媽所樂見的情況,因此物質鼓勵的拿捏便顯得更重要。

    不過度給予獎勵

    除了拿捏鼓勵幅度,給予孩子年紀相對應的獎勵也很重要,避免一開始給予太多,例如:若是有乖乖吃飯就帶孩子去住飯店、買最新款的機器人等,這樣可能會使孩子認為,只是完成一件小事就能獲得那麼大的獎賞,當心之後無法及時調回小獎勵,因此也不宜過度給予獎勵。

    基本生活常規與責任不能用物質交換

    雖然教養小孩難免會使用到物質獎勵,但更多的是不能妥協的情況,親子教養專家羅寶鴻曾在《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》一書提到(註2),在日常生活上,成人必須讓孩子了解:「不是每件事都要孩子『喜歡』才做的;有些事情就算孩子『不喜歡』也需要做,」例如:玩玩具之後要收拾、時間到了要睡覺、每天都要洗澡等,這正代表著「自由不能沒有紀律」。

    因此像是遵守生活常規、主動完成功課、自動複習課業等,這些日常規矩和學業屬於本就應該完成的事件,所以孩子有及時完成我們並不會給予物質獎勵,只會給予口頭肯定與鼓勵。不過部分事件一開始仍需由爸媽引導,像是家事中的掃地和拖地,孩子因為身高和力氣不足,需要慢慢練習才能真正清理乾淨,因此一開始可以先讓孩子從小範圍開始,當逐漸上手時再放手。

    帶孩子聰明分析,化解談條件狀況

    在教養孩子時常遇到孩子問:「為什麼?」例如:4~5歲的孩子可能會說:「如果我有乖乖把飯吃完的話,那我就可以得到某個玩具嗎?」通常爸媽都會說不行,孩子就會問:「為什麼?」。

    這時候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分析按時吃飽飯背後的意義,包括補充身體營養、玩玩具才有體力、爸媽才能盡快收拾廚房還給家裡整潔空間等,讓孩子明白怎麼做會比較好,而且不僅對他有好處,對大家都有好處。

    遇到孩子談條件,不僅代表孩子的發展又向前邁進一大步、思維變得更成熟,也意味孩子懂得利用籌碼換取想要的物品,不過這時候爸媽反而更要事先建立好原則,甚至父母之間要先凝聚共識,哪些事情可以用物質獎勵?標準及程度到哪裡?哪些事情是非物質的鼓勵?引導孩子了解這些規則背後的原因,訓練孩子去思考,並誘發他自動自發的動機,才能讓孩子在生活規矩與學習等面向,漸漸養成負責任與主動積極的態度。


    1.保羅‧塔夫,親子天下《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》
    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81708/fullpage

    2.羅寶鴻,親子天下《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》
    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87941


  • You might also like

    沒有留言:

    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