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親這行業 寶貝小喵喵 寶貝小肉包 親子時光

孩子面對阿公阿嬤秒放縱,應對4招數

2024 年 6 月 5 日

8歲的德德,今年過年時跟著爸媽一起回阿公阿嬤家住,由於爸爸是么子,加上他是家裡唯一的「金孫」,所以,德德在過年期間,在阿嬤家過著如王子般的無憂生活,不僅飯來張口、茶來伸手,想吃橘子也有阿嬤幫忙剝;然而回到家後的德德,以為爸媽也會如此對他,於是忘記原本的規矩,飯碗不洗、玩具不收、作業不寫,想當然是迎來一陣怒罵。

當孩子到阿公阿嬤家就變小霸王……

面對寒暑假,不少家庭都會安排返鄉活動,讓自己和孩子們與長輩團聚享受天倫之樂,然而不少長輩看到久違的兒孫回來,都會不自覺燃起「照顧」的心,總想為孩子、孫子多做一點;但對孩子來說,「能少做一件事就是一件事。」、「能不做就不做,這樣才可以拉長玩樂時間。」有時甚至會因為過得太輕鬆,忘記爸媽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規矩,不僅自己會被念、爸媽也頭疼,得重新教導,這時候該怎麼辦呢?

▲琦爸琦媽來我們家時,總是會不自覺多疼孫一點。

孩子忘規矩、耍任性,4招學起來

1.兩代教養不同調,自己先出手

其實孩子面對包容性較高的大人,例如:阿公阿嬤,通常會「順」著他們的意,或乾脆放縱,就讓長輩來協助他們完成很多孩子該獨立完成的事情。

比如現在3歲7個月的小喵,她時常把很多玩具拿出來玩,並且玩得滿地都是,而要她收玩具時,她會瞬間像洩了氣的皮球,對著散落一地的玩具嘆氣,有時候甚至會生氣,但其實這些玩具都是她弄出來的,她會先玩A,過一會覺得B不錯,再拿出B,接著又拿出C,但A和B都沒有先收起來,導致客廳有整地玩具必須收拾,而住在我們家附近的琦媽來找我時,看到小喵得收玩具,她就會心軟說:「好啦好啦!阿嬤幫忙收。」

▲孩子製造一地的玩具威力無窮。

又或者11歲的小包放學回來後,第一件事就是必須自己洗便當盒,但若是琦媽在,她就會直接說要幫小包洗,這時候小包就會很開心。

面對這類狀況,通常我都會直接出手打斷,告訴琦媽說:「其實小包小喵他們都已經學會自己收拾和洗碗,你可以在旁邊休息、不用那麼累,只要看他們完成的成果給予鼓勵就好。」琦媽一開始會回答我:「小孩子洗碗怎麼會洗得乾淨,我洗一洗比較快。」或是「小喵根本邊收邊玩,乾脆我來收啦!」聽起來的確是大人做比較快,但轉過頭我也會跟小包小喵說:「阿嬤年紀大、腰不好,如果幫你們做家事,身體就會變更差,這樣以後沒辦法陪我們出去玩、也沒辦法抱你們,你們也不希望這樣吧?」孩子們通常可以理解,而且希望他們最愛的阿嬤健康,所以就會認命的自己收拾。幾次之後,當小包小喵越做越好,阿嬤就沒有再多說什麼了。

▲小包現在吃完飯後要自己洗碗。

2.預防勝於治療,把握6歲前黃金教養期

基本上孩子很需要爸媽的引導和教養,畢竟偷懶和耍任性是他們的天性,偶爾出現這類行為也只是正常發揮,加上學齡前、年紀較小的孩子會有很多童言童語和無法無天的行徑,但這並不是變成小霸王,而是他們長大的過程,需透過不間斷的引導和練習才能成長。

還記得小包小時候有一次去阿公阿嬤家玩,他當時看著晾衣桿覺得很有趣,所以拿起來玩,但因為長棍子容易打到他人或甩到周圍物品,琦爸就提醒他不可以這樣玩,而且會被神明處罰,結果小包回:「那我就把晾衣桿拉長刺神明!」由於我不是無神論者,因此聽到這件事的時候,我希望小包尊重神明,也尊重他人、不要破壞物品,那天晚上我很認真的跟他說:「即使你是小孩,也可能會被神明記上一筆,我真的怕你會被處罰,以後不可以這樣說也不能這樣玩晾衣桿。」他就有好好反省一番。

0到6歲不只是孩子的黃金發育期,也是黃金教養期,許多規矩和界線都需要在學齡前就得先建立好才能內化,否則當孩子小學中年級、高年級後,這時準備進入青春期,會出現叛逆狀況就很難教,所以不管父母再忙,都得花時間陪伴、教養孩子,畢竟預防比治療更重要,最好的預防就是要花時間,沒有投入時間陪伴就很難教導孩子,細水長流的陪伴才有潛移默化的效果。

由於現代人工作忙碌,許多父母常認為自己工作很忙,所以陪伴重質不重量,即使有空也盡量用各種物質滿足孩子,態度上也順著孩子。但這樣的角色恐怕只變成陪玩父母,然而孩子需要的父母是陪玩外,還要能帶領他們學習明辨是非、培養良好生活習慣,以及對他的人生有示範意義的父母,也因此教養這件事絕不能外包給長輩、保母、老師,否則痛苦就會在後面等著我們,畢竟如果量不夠,品質也很難兼顧,此時的質只是流於自我安慰而已。

3.正向鼓勵,告訴每件事背後的好處

基本上如果有及時幫孩子建立好規矩,照理說他們換一個環境一樣會記得規矩,常常會出現走鐘的狀況是大人自己也改變態度,面對不同環境就忘記原則,比如說:「這個你不用收、不用做。」

所以大人自己必須掌握界線,遵守教養原則,當孩子放鬆時,用正向的態度提醒孩子,像是說:「進入別人家要把鞋子放好。」並補充收好鞋才不會踢到而跌倒,大家都喜歡有禮貌愛整潔的客人,又或是:「玩具趕快收好就可以吃點心,也能避免別人踩到受傷。」利用小小的鼓勵提升孩子做事的意願,同時也可以學習到如何有效率的做事。

4.扮家家酒幫助換位思考

孩子們會出現任性、自我的狀況,大多是因為尚無同理心,這時候可以透過扮家家酒的遊戲引導,因為裡面有很多不同角色,可以創造很多故事劇情,我們可以帶領孩子去感受不同角色的心情,比如有人被踢到時,踢到的人要說什麼、被踢到的人會有什麼感覺等。我曾分享過一篇孩子情緒發展的文章,內有同理心的引導方式與相關書籍介紹喔!
延伸閱讀:如何教出好EQ寶包?活動與書籍分享

▲繪本是引導同理心很好的方式。
而孩子對情緒的認知也會隨著年紀而成長,從最簡單的喜怒哀樂,一直到很多內心的感受,包括羨慕、吃醋、忌妒等抽象情緒,另外也可以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事,讓他們多敘述各種事件、描述同學和自己的心情,這樣當孩子面對不同的人事物也能多一分同理心,進而學會負責任和記得規矩。

孩子不會是天生的小霸王,就看我們怎麼用耐心教導喔!

    發表留言